1091017-海海人生-時代更迭的海線城市
描述
dct:description
本場導覽的主軸在於都市發展歷程與人群移動造成的空間意義轉變。基礎建設(鐵道)如何帶動地方的發展?本次導覽中說明「區域發展」並非只是依賴建設而發展,也需要配合開發歷史發展脈絡。以下簡要說明本場次走讀景點發展歷程:
1. 日治時期的經濟物資運輸,促成縱貫鐵路開發(海線與山線)與臺中港建設,帶動清水、梧棲與沙鹿一代的市鎮開發,成立清水公學校。
2. 日治時期的南進政策以臺灣為基地,發展「工業臺灣」。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設於臺灣,梧棲地區成立新高支廠,並於周邊設立宿舍區。
3. 國民政府時期,接收日治時期的燃料廠與宿舍區,作為空軍發動機工廠遷廠用地以及官兵眷屬宿舍。1949年成立信義新村。
4. 2006年大部分信義新村住戶遷往「陽明果貿新城」,園區公告為「市定中社遺址」,2012年成為全國13處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之一。
5. 2004年臺中市文化局公告清水公學校日式宿舍群為縣定古蹟,2008年列為歷史建築。2017日式宿舍群整修竣工,2018年楊肇嘉先生紀念館開幕。
後設資料
藏品彙整
dct:isPartOf
109年度臺中學活動影像紀錄
作者
dct:creator
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權利描述
dct:rights
CC授權 姓名標示 3.0 臺灣 及其後版本
所有權人
dct:rightsHolder
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格式
dct:format
影片(mp4)
類型
dct:type
動態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