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崗公共藝術季臨時性作品:牆語:色彩綻放-2
描述
dct:description
照片為臺中市沙鹿區漢翔航空工業公司外的裝置版區,由段存真老師帶領東海大學美術系學生,運用彩色尼龍繩編織出的「牆語:色彩綻放」,是2016年清泉崗公共藝術季的臨時性作品。牆上的紅土、狗尾草、飛機等三大鮮明圖樣,皆是源自公明里的印象。
「藝術後勤」清泉崗公共藝術季,配合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水湳機場遷建專案,是臺中第一個計畫型公共藝術。由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張惠蘭擔任策展人,集結藝術家與公民力量,將藝術融入社區,在緊鄰臺中清泉崗國際機場的沙鹿區公明里舉辦,為期近一個月,內容包括:公共藝術作品、藝術工作坊、社區交流計畫三大主軸。
水湳機場位在臺中市西屯區,興建於1936年,佔地近150公頃,一開始是軍用機場,後來為了改善離島運輸問題,改為軍民合用機場。由於水湳機場只有一條跑道,為了因應都市發展需要,加上中部設立了國際機場,水湳機場在2004年遷建至清泉崗國際機場。
紅土是大肚臺地主要的土壤,狗尾草和飛機則是清泉崗三寶之二(還有一寶是地瓜)。「牆語」這件作品,不僅充分展示了當地意象,也達到此次策展計畫,欲結合社區元素、學校資源與公民力量,轉化為公共藝術的主要目標。
後設資料
藏品彙整
dct:isPartOf
清泉崗公共藝術季 臨時性作品
作者
dct:creator
段存真
貢獻者
dct:contributor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大小長度寬窄
dct:extent
尺寸:1,920 x 1,278
關聯資源
dct:relation
藏品日期
dct:date
2016-10-11
語言
dct:language
中文
權利描述
dct:rights
臺中開放文化授權條款1.0版
格式
dct:format
圖片(jpg)
類型
dct:type
靜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