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公)
描述
dct:description
照片中的鳥類為翠鳥(雄鳥),由生態攝影家李安豐先生所拍攝。
翠鳥是臺灣溪流常見的留鳥,繁殖期於3月至7月,常在水岸旁的土地挖洞築巢。棲息地約在海拔1200公尺以下的水域,如:小溪、池塘、水圳旁邊等地。
翠鳥學名Alcedo atthis,英文名:Common Kingfisher,俗名稱為魚狗、釣魚翁,屬於佛法僧目翠鳥科翠鳥屬,物種於1758年定名,體長約16公分,鳥喙形狀為長錐形嘴,雄鳥上喙及下喙為黑色,頭部及翅膀為藍綠色,頭部與大覆羽具有藍白色斑點,眼先、頰與胸腹部是橙紅色,喉部是白色,背部中間一直延伸至尾羽是銀藍色,腳為紅色,眼睛為黑色。叫聲為單純的高頻「唧 - 唧」聲,行動敏捷,飛行速度極快並喜歡直線低空掠過水面, 因其類似鷹類的捕食習慣,在定點觀察獵物,再快速行動獵捕他們。
翠鳥喜歡單獨活動於水邊。以魚、蝦或是水生昆蟲為食物。臺中外埔忘憂谷、霧峰牛欄貢溪、何厝國小、旱溪,甚至立法院中部辦公室都曾見過牠們的身影,是臺中地區常見的一種留鳥,翠鳥對於環境的要求較高,是一種環境汙染的指標性生物,臺灣的近年來進行的河岸整治工程常使用混凝土製作護岸,將牠們原有的棲息地破壞,嚴重影響翠鳥的生態。
後設資料
藏品彙整
dct:isPartOf
李安豐老師生態攝影作品
作者
dct:creator
李安豐
貢獻者
dct:contributor
李安豐
大小長度寬窄
dct:extent
尺寸:4,608 x 3,456
關聯資源
dct:relation
藏品日期
dct:date
2017-02-10
語言
dct:language
中文
權利描述
dct:rights
CC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臺灣 及其後版本
所有權人
dct:rightsHolder
李安豐
格式
dct:format
圖片(jpg)
類型
dct:type
靜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