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族織布
描述
dct:description
本件藏品為泰雅族女子披肩,族語稱為pala。以三片夾織與浮織紅、黑兩色毛線之長方形的織布於長邊縫合而成,左、右兩側有收邊。本件織布紋樣為紅、黑、白相間之橫向圖案,並以紅為主色。由布面左、右上方兩角各縫有一個麻繩套環,右上角套環另繫有綁繩。本件披肩圖案僅有黑色的相連圓形紋及紅色的相連菱形浮織紋兩種,其餘為做為區隔及修飾邊緣的黑、白兩色橫條形紋。菱形紋於泰雅族的文化意義代表眼睛或祖靈之眼,樣式、色彩、技法多樣,具有守護及警惕的文化意涵。
泰雅族的織布具有多種功能,故本件可作為桌墊、地墊或毯子使用。不過本件左、右上角帶有套環且有綁繩,因此推測可做為服飾穿著。觀其形制尺寸,應為披肩。披肩穿著方式多種,常見為左或右腋下斜披至左、右肩上,再另尋綁帶穿入兩套環繫結固定,除了可以前披將雙手藏入披肩內禦寒保暖外,也可後披。
後設資料
藏品彙整
dct:isPartOf
大臺中原住民織布記憶
地點
dct:spatial
關聯資源
dct:relation
藏品日期
dct:date
2017-11-30
語言
dct:language
中文
權利描述
dct:rights
CC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臺灣 及其後版本
所有權人
dct:rightsHolder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格式
dct:format
圖片(jpg)
類型
dct:type
靜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