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脈動
橫霸的海渡電廠背後的…
這是1999年,當時擔任立法委員時,為推動高美濕地保育運動,反對興建海渡火力發電廠所開的記者說明會,企圖揭發橫霸的海渡電廠背後的----利益,不顧環境生態的保護。
1995年4月台中港務局,將台中港北淤沙區﹝高美濕地南側﹞...
高美濕地生態觀察紀錄表
台灣鳥類大約有六百多種紀錄,依停留時間及季節可分留鳥、冬候鳥、過境鳥、夏候鳥及迷鳥等;在高美濕地根據東海大學林惠真的高美濕地生物資源調查及牛罵頭文化協進會歷年紀錄(截至1998年),計有34科131種,大致以鷸科、鴴科、鷺科、...
清水鎮楊厝里廢棄空軍油庫保存運動及相關評估會議文件(副本)
文件為2000年3月20日台中縣文化局邀集學者專家,召開「清水鎮楊厝里空軍廢棄油庫--越戰遺跡保存」現場勘查及評估會議之會議通知公文
此現勘及會議於3月20日上午10時進行,透過此通知文可了解當時的文化局長為洪慶峰,參與的學者專家包括了...
高美濕地剪影
1996年10月,海渡發電廠計畫在台中港北防風林區興建火力發電廠,引發高美濕地的生態破壞危機,台中縣政府、民間保育團體及當地民眾展開一系列的高美濕地保護活動,1997-98年展開跨年的清水海濱生態研習營,...
清水鎮楊厝里空軍油庫募款記者說明會之相關文件
民國89年4月19日,牛罵頭文化協進會於立法院請願接待室召開保存油庫所進行的系列募款活動記者說明會之相關文件。
為籌措給包商的60萬補償金,牛罵頭決定辦理「許清水一座油庫 給油庫一個未來」募款活動。...
淨土-高美濕地影像誌
當溼泥中再也嗅不出生命的氣息,淨土已成靜土,這是1999年「淨土」桌曆發行的感言。
當清水人正努力編織著高美濕地自然生態公園的美夢時,政府依然不顧民意,企圖讓海渡火力發電廠偷渡闖關,這是攝影家顏金源的憂鬱作品,當1999年11月,...
1995年鴻雁過境高美濕地
鴻雁,屬雁鴨科大型鳥類,1995元月15日上午9點30分出現在台中高美濕地番仔寮海堤外灘地,離拍攝者僅130公尺。元月15日清水牛罵頭文化協進會舉辦快樂賞鳥營,清晨7點30分在清水華笙音樂城集合後,一行近60人分成4組,由黃朝洲、...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后里馬場的馬術表演
此照片為后里馬場的馬術表演,是招待外賓與華僑的表演節目。
1975年10月20日第一屆「中正盃」馬術競賽大會,在后里種馬牧場揭幕,這是戰後少數的馬術表演,因此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觀賞。
競賽大會由中華民國馬術協會主辦,...
1998年林金生香店鋪跟製作鋪門口照
照片為1998年4月19日的林金生香雜貨店鋪跟製作工坊門口照,圖中已經和改前成研香所之前的樣子差距相當大。店門口擺放需求完成的麵龜,並且還有販售廟裡拜拜的金紙組。本來是土角厝的老店陳舊又狹窄,想要翻修,反對最力的卻是家中長輩。...
林金生香日治時期第一代林旺生家族合照
照片為林金生香日治時期第一代林旺生家族合照,裡頭在之後接手林金生香餅舖的第二代林阿塗還沒有出世。照片中有幾個特色,第一點當年可以穿鞋、穿帽拍照,一定是極為盛大的事件,才會盛裝打扮拍照,加上當時照相還並不普及。...
林金生香店鋪門口與萬和路
林金生香店鋪門口往萬和宮方向看,當年稱中正路,現今的萬和路,當年有公車南北往返的必經之道。附近就是目前國定三級古蹟「萬和宮」,已有335年的歷史,這也代表著這個地方早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發展。林金生店鋪所在位置是台中南屯,...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1951年集訓的獸醫幹部班結訓後到各地考察
此照片為1951年集訓的獸醫幹部班,結訓之後,到全臺各地考察馬場設施。
戰後的后里馬場制度興革,要從1952年配合國防政策需要,開始受到政府的重視談起。1951年底,陸軍官校「馬匹管教所」獸醫幹訓班學員結訓後,...
林金生香店門口第二代的祖孫合照
照片為林金生香店門口第二代的阿祖(中央)孫合照。
金生香的招牌下方備註原名「麵龜仔塗」亦是指第二代「林阿塗」,因製作麵龜聞名,而「金生香」為日治時期啟用文件的店號,圖中右後方為第四代林啟源。林金生香位於台中市南屯區萬和宮老街裡,...
大正9年預約土地賣渡書
「豫約賣渡」在約定期限之後,經調查確定已開墾成功者讓其直接購買土地,稱為「成功賣渡」。從林金生香商行保留的文件(大正9年),可能是第二代林阿塗當時在南屯區,與台中州的日本政府釋出官有財產賣給民間的一種制度,...
林金生商行(德國二手車保險收取書)
此證書內容為林金生香商行所購買的二手車以及辦理保險的證書,在日治時期能擁有一部車子是相當不容易的。就算富賈一方的大家族也不一定會購車,所以能有一部車基本上可以說是在當時候身分地位證明的展現。文件中張阿卷是將二手車的的賣方,...
1095,文史工作室
「1095,文史工作室」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移工權利倡議、東南亞教育推廣與文化傳播。「1095,文史工作室」的命名由來是三年的總天數,象徵移工來台一次至少要簽約三年的情況。
近年來,1095,文史工作室在東協廣場舉辦許多活動,...
好伴
位於中區的「好伴共同工作空間」是以社會企業為名的空間經營團隊。一開始好伴是以經營共同工作室為主,而現在則以社會設計的相關議題為主。
最初好伴希望提供一個社會企業的空間型態,以提供個人、團體相互交流、想法激盪的空間。好伴整理白律師事務老屋...
東協廣場
東協廣場追溯至日治時期為第一市場,後因為歷經火災,在1990年後建造第一廣場。然而,因為1995年的火災事件影響第一廣場的經營,爾後因東南亞店家進駐,於2000年後逐漸成為東南亞移工的群聚地點。
東協廣場對中區的意義從「經濟」轉變到「...
看見臺中城
「看見臺中城」於2017年成立於中區千越大樓內。「看見臺中城」主要在舊城區進行兩個計畫。第一個是隱者地圖,以導覽形式讓人們能夠認識臺中街友的日常生活,並試圖透過導覽來讓街友能夠擁有收入;第二個則是買菜幫,其內容是讓民眾前往建國市場,...
中區大誠社區發展協會「中秋社區卡拉OK聯歡會」
每年中秋節大誠社區會舉辦「中秋社區卡拉OK聯歡會」,該活動為大城社區每年重要慶典,活動時會舉辦戰鼓、二胡和歌場表演,結束後也有摸彩活動。
中秋節活動場地位於輔順將軍廟廟埕。大誠社區發展協會原始創辦人為輔順將軍廟董事長,是故在人力上...
中區樂齡學習中心
臺中市中區樂齡學習中心位於大墩活動中心,為王圓圓於2013年所創立,另有臺語文化中心。最初中區樂齡中心教室於王圓圓家中,而於2013年中區區長將大墩活動中心空間給王圓圓使用,成為今日可在鄰里活動中心看到樂齡中心上課情境。...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各項馬事講習
出處為臺灣日日新報,為后里馬場成立後隔年,1939年就積極舉辦各項馬事講習,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后里馬場由臺中州畜產協會設立,因為不是臺灣總督府直接管轄的單位,因此沒有官派的馬獸醫,臺中州畜產會特別從日本聘請一位獸醫師來馬場,...
愛迪達公司人員至富盛橡膠廠訪視時,職員幹部和布條合影
德國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於民國60年代初期委託台灣中部幾家鞋廠製作運動鞋,訂單多由順天橡膠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大雅)、達聲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大雅)、伸東工業有限公司(位於豐原已關廠)、麒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后里)...
富盛身穿制服的員工與交通車合影
富盛橡膠廠於民國60年左右,因開始承接愛迪達(adidas)的外銷訂單,大量生產運動鞋,並於民國65年左右達到全盛時期,當時並有四臺交通車分別從后里、和平、新社和東勢,等四個區域接送員工上下班,在雲林、二林和口湖、北斗都有人員,...
職員大門口合影
富盛橡膠廠由創辦人李阿醜先生成立於民國4、50年代,成立初期以內銷為主,主要產品為加硫鞋。加硫鞋的橡膠鞋底與帆布鞋面黏合時,需經由烘爐爐火硫化加溫,定型完的橡膠變得堅固而不易破壞。民國60年左右,開始承接愛迪達(adidas)的外銷訂單,...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后里馬場落成啟用當日,報紙以「牧馬中樞」來形容
此照片為1938年4月27日后里馬場落成啟用,隔天報紙以「牧馬中樞」來形容。
昭和13年(1938年)4月27日后里馬場正式啟用,第一期開發面積有100甲;第二期預計開發400甲,次年度計畫籌蓋數個跑馬運動場、室內跑馬草地,牧草場、...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報紙對於后里馬場建設的相關報導
出處為臺灣日日新報與興南日報為1938年不同報紙對於后里馬場建設的相關報導,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台中州后里馬場的建設,在當時是一件振奮人心的消息,各界都非常關心建設進度,經常有新聞報導,就目前的檔案所見,至少有數十則的新聞。...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災後成立的庄立圖書館
此照片為內埔庄立圖書館也在災後正式成立,是臺灣少見的庄立圖書館。
內埔庄役場建築於日治時期昭和9年(1934)竣工,迄今仍屹立不搖,不僅見證二十世紀兩次中部大地震,更歷經兩個不同時代與政權轉移,現今仍為臺中市后里區公所使用,...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灣農林新聞》報畜產會決定建設產馬牧場
此照片為1937年5月10日《臺灣農林新聞》報載臺中州畜產會決定建設產馬牧場。
臺灣畜產協會1932年12月成立,設於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內,該協會目的旨在促進本島畜產的改良發達。《臺灣畜產會令》公布後,...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后里蔗苗示範場
此照片為后里蔗苗示範場在1938年建設馬場以前,就已有良好場區規劃與多棟建築。
昭和13年(1938年)4月27日后里馬場正式啟用,地點就在蔗苗養成所第一苗圃,第一期總工程經費18,319円,完工的建築物有事務所一棟、馬廄二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