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脈動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屯仔腳大地震破壞重大交通建設
此照片為屯仔腳大地震破壞重大交通建設,包括橋墩與隧道等,震後都加以重建。
臺灣諺語「打斷手骨顛倒勇」,意味著內埔庄災後的復興,讓內埔脫胎換骨重新站起來,新蓋建築沒多久的役場,沒有遭受嚴重毀損,僅重新加強防震功能,內埔庄役場的外牆貼有...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屯仔腳大地震後,外界救援情形
此照片為1935年屯仔腳大地震,外界救援情形。
昭和10年(1935年)4月21日清晨6時發生的屯仔腳大地震,芮氏規模為7.1,震央位於大安溪中游,造成新竹州及臺中州一帶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房屋全倒達17,...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屯仔腳大地震後,臨時在戶外上課情形
此照片為1935年屯仔腳大地震,臨時在戶外上課情形。
昭和10年(1935年)4月21日清晨6時發生的屯仔腳大地震,芮氏規模為7.1,震央位於大安溪中游,造成新竹州及臺中州一帶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房屋全倒達17,...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台中附近五分車軌道圖
此照片為台中附近五分車軌道圖,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根據臺灣總督府種馬牧場編輯的《牧場要覽》內容紀載,選擇牧場有許多的條件要考量,考量的因素包含自然的條件,如地理位置、地勢土質、還有氣候等因素等。內埔庄有西部縱貫鐵路的后里驛,...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五分車示意圖
此照片為五分車示意圖。
根據臺灣總督府種馬牧場編輯的《牧場要覽》內容紀載,選擇牧場有許多的條件要考量,考量的因素包含自然的條件,如地理位置、地勢土質、還有氣候等因素等。
有西部縱貫鐵路的后里驛,加上蔗田與月眉糖廠的五分車鐵軌,...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后里蔗苗養成所
此照片為位於月眉的后里蔗苗養成所,是總督府重要的示範蔗場,從播種到收成都有講習。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於大正3年(1914年)成立「后里庄蔗苗養成所第一苗圃」,範圍約為縱貫道路以東,北至牛稠坑丘陵地,南至七星山一帶,總面積約400甲...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后里蔗苗養成所舉辦講習
此照片為后里蔗苗養成所舉辦講習,教導蔗田的溝渠與苗圃坵的施作方式,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於大正3年(1914年)在內埔的「圳寮」成立「后里庄蔗苗養成所第一苗圃」,範圍約為縱貫道路以東,北至牛稠坑丘陵地,南至七星山一帶,...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豐原郡管內圖及后里鄉地圖
此照片為日治時期豐原郡與內埔庄地圖,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台中縣后里鄉原名內埔鄉,位在大安溪與大甲溪之間,甲午戰後,乙未割臺,台灣歷經多次行政區域的管轄變革,此處先是屬新竹縣大甲辦務署,1909年歸臺中縣大甲支廳所轄,稱內埔區;...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實習馬券買賣作業
此照片為私立臺中商業專修學校學生,到臺中大肚山競馬場,實習馬券買賣作業,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中賽馬會」成立於昭和4年(1929年),當時舉辦賽馬的團體是「臺中產馬會」,會長是日本人二瓶源吉,賽馬場早期借用臺中練兵場(今干城),...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中州競馬場案內圖
此照片為臺中州競馬場案內圖,該場位於大肚山(今成功嶺基地),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中競馬場之所以選址在大肚山的山麓,最主要的原因是腹地廣大,可以擴充標準賽馬跑道,也能持續建設相關的新建築物;其次是交通方便,...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中大肚山競馬場比賽
出處為臺灣日日新報,為昭和11年(1936年)11月該期的《臺灣之畜產》,刊登臺中大肚山競馬場開始比賽,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昭和11年(1936年)秋季賽馬,首次在大肚山競馬場舉辦,當天共有50匹駿馬進行比賽,...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中練兵場內跑馬道
此照片為臺灣賽馬吸引民眾前往觀賽,照片中可見臺中練兵場內跑馬道。
臺中競馬場之所以選址在大肚山的山麓,最主要的原因是腹地廣大,可以擴充標準賽馬跑道,也能持續建設相關的新建築物;其次是交通方便,...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競馬及牧野講習會記事〉之部分
此照片為《臺灣之畜產》內文〈競馬及牧野講習會記事〉一文之部分。
賽馬有許多嚴謹的規則,舉凡比賽季節與天數、比賽項目、賽馬編組與馬體檢查的日期及場所、獎金詳細內容、編組方法及其他賽馬相關事項(馬鞍及鞍褥、騎手與其裝備等)...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灣馬產關係技術者懇談會記錄〉
此照片為〈臺灣馬產關係技術者懇談會記錄〉,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由於臺灣各地自行舉辦賽馬,且各自制定規約,規定本身賽馬活動的審判、騎手等項目,各組織間對於賽馬活動舉辦的日程、競賽方式並沒有統一,因此為加強橫向聯絡與制度的統一,...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灣畜產會發行的刊物
此照片為《臺灣之畜產》,是「臺灣畜產會」發行的機關刊物,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灣之畜產》對於政府的養馬政策推波助瀾,也是鼓吹臺灣賽馬的傳聲筒,關於賽馬的相關文章,這段期間可說是最熱中的時代,《臺灣之畜產》和《臺灣畜產會會報》...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灣早期的馬場
此照片為臺灣早期的馬場設施,跑道是砂土,導致塵土飛揚,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日治時期全臺灣共設有八個賽馬場,分別是台北、桃園、新竹、臺中、嘉義、台南、高雄和屏東,臺灣人民很熱中賽馬,但是早年的賽馬場地設施不是很完善,跑道以砂土為主,...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公認競馬會成績
圖為賽馬的高額彩金吸引民眾參與,也替日本國庫進帳滿盈,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中市后里的馬場設立是受到日本統治的影響。賽馬(競馬)在日本對當時社會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造成許多新的社會與家庭問題,從明治到大正時間,多次反覆開放與禁止賽馬...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日本的競馬場跑道
此照片為日本的競馬場跑道平整,不會造成塵土飛揚,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中市后里的馬場設立是受到日本統治的影響。賽馬(競馬)熱的振興,對於馬種的生產改良,的確具有正面的影響,但是帶有博弈色彩的馬券,讓日本陷於沸騰的瘋狂熱潮中,...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一套《日本馬術史》
此照片為日本京都古書店的一套《日本馬術史》專書,為林慶弧先生拍攝。
臺中市后里的馬場設立是受到日本統治的影響,而日本如何開始養馬這課題顯得相當重要。日本自古以來強調競馬活動,江戶時代末期,外國人聚居在橫濱港,在居留地設置競馬場,...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中州軍方與民間共同騎馬的盛況
此照片為昭和18年(1943年)4月7日臺中州慶祝「愛馬日」活動,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明治37年4月7日開始實施愛馬日,愛馬日在台灣做為日本馬匹改良計劃的一部份,當天在日本競馬會、帝國馬匹協會、日本協馬協會的提倡,以及在軍、文部、...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馬產館」大門口
此照片為臺博會「馬產館」的大門口,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臺中市后里的馬場設立是受到日本統治的影響,相同在日本統治時期下「臺博會」配合即將執行的「馬政計畫」。配合日本國內的馬政計畫,與臺灣推廣馬政計畫,宣傳馬事思想,由總督府殖產局、軍部、...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日本軍方強行徵收民間馬匹,並舉辦「獻納儀式」
此照片為昭和18年11月16日《台灣新聞》的報導,新竹市皇民奉公會與田中小學校,各捐一匹軍馬,為郭双富先生所提供。
昭和18年(1943年)二次大戰如火如荼進行,日本軍方強行徵收民間馬匹投入戰場,並舉辦「獻納儀式」,軍方徵召前往戰地...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養馬的朋友相約騎馬出遊
此照片為日治後期民間養馬蔚為風氣,臺中州有養馬的朋友相約騎馬出遊,為郭双富先生所提供。
日治時期的富裕人家,家裡都配合政府政策會養馬,也會互相邀約各自騎著駿馬,一起出遊踏青,圖片中的主人身穿西裝打領帶,腳穿馬靴,頭戴遮陽帽,...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豐原郡張喬蔭家族的自用馬車
此照片為臺中州豐原郡張喬蔭家族的自用馬車,可看出私人馬車與出租馬車的樣式不同,為郭双富先生所提供。
張圻招家族自清末渡臺,即在墩仔腳落地生根,成為后里地區的大家族,日治時期開始時,張青雲接下區長一職,地方制度改制後,張堪則克紹箕裘,...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台北鐵道飯店的出租馬車
此照片為台北鐵道飯店前的出租馬車。
臺灣在日治時期,從日本進口馬匹,馬的數量增加,當時的臺北以仿照歐洲城市來進行規劃,甚至連馬車也都是由歐洲進口,有錢的人家可以選擇搭乘馬車,或選擇人力拉車,...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撥發給臺中州潭子庄的養馬者林朝令收據
此照片為臺灣總督府為鼓勵臺灣各地民間養馬,制定養馬獎勵政策,直接給養馬人家金額補助,這張收據是當時頒發給臺中州潭子庄的養馬者林朝令,獎金為5円76錢。日期是昭和16年(1941年)5月23日,這張收據的編號為687號,...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報紙刊登馬匹品評競賽的結果
此照片為昭和18年(1943年)11月28《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后里馬場舉行名駒品評會。
臺灣和日本鼓勵養馬的策略與作法相同,一開始鼓勵名間養馬,政府給予補助或獎勵,提供知識與必要的各想協助,緊接著」當馬匹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霧峰林家新購馬匹合照
此照片為昭和12年(1937年)《臺灣畜產會令》公布後,臺灣總督府鼓勵民間養馬,圖為臺中州大屯郡的霧峰林家新購馬匹合照,可看出一口氣購買12匹駿馬,且已蓋好馬廄,為郭双富先生所提供。
馬場內馬匹最重要的生活起居空間是馬廄,廄「...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馬事懇談會
此照片為農林省的佐マ田伴久技師離臺前,在臺北的鐵道飯店召開台灣「馬事懇談會」,與會人員留影,為郭双富先生提供。
昭和9年(1934年)5月,視察臺灣當時馬匹情況的農林省專業技師佐マ田伴久,考察臺灣三週之後,離臺前在臺北的鐵道飯店召開...
《奔騰年代:牧馬中樞的后里馬場》臺灣山炮部隊,進行軍事演習
此照片為日本政府養馬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建制軍馬的來源,臺灣山炮部隊的馬匹,在新北市鶯歌進行軍事演習,在樹林中休息,為郭双富先生所提供。
養馬非立竿見影一蹴可幾的事業,馬對於國防非常重要,可以馱大炮器械等錙重,...